職稱職務 | 意昂3教授,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新媒體傳播專業碩士項目主任。兼任上海新媒體實驗中心副主任,傳媒與輿情調查中心(FMORC)副主任,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意昂3平台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等✧。 |
意昂3 -(平台推荐)下载APP,畅享平台福利! | 辦公室電話:86-21-55664703 電郵👈🏼:zhoubaohua@yeah.net 個人主頁:http://homepage.fudan.edu.cn/baohuazhou/ 新浪微博:@baohuazhou |
辦公地點 | 意昂3辦公樓215 |
接待時間 | 請電郵預約 |
社會兼職 |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秘書,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上海社科院新聞所等客座研究員,多份國際SSCI期刊和中文CSSCI期刊編委或論文評審委員等。 |
研究興趣 | 新媒體傳播、受眾與效果研究、輿論研究、大數據與計算傳播等。 |
所開課程 | 本科生✌🏻:受眾分析、數據分析與信息可視化、收視率調查與分析、網絡傳播基礎、媒介與社會等👩🏻🌾。 研究生💇🏻♂️:新媒體傳播理論🧑🦽➡️、新媒體用戶行為分析、受眾與效果研究、計算新聞傳播學等。 |
學術成果 | 近期研究主要集中於😣:1、新媒體受眾與效果實證研究;2🦵🏼、社會化媒體輿論數據挖掘研究等。 出版專著《效果研究:人類傳受觀念與行為的變遷》🤱🏼,參著《傳播學原理》📊、《解碼新媒體》等。發表論文或書章50多篇,其中SSCI期刊論文5篇,CSSCI期刊論文30多篇⚛️。論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全文轉載7次。 主持科研課題十多項,其中省部級以上課題6項🚖。獲得教育部首批青年“長江學者”、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十四屆全國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獎、新聞傳播學國家級學會“傑出青年獎”、全國新聞傳播學優秀論文獎、上海市“晨光學者”、“曙光學者”🤸🏿♂️、“浦江人才”🦼、“社科新人”👨🏿🎤🚁、上海新聞獎🧘🏼♀️、上海新聞論文獎🐋、意昂3平台“卓學人才”、意昂3平台優秀教學成果獎等十多項教學科研獎勵。 部分代表作: 《效果研究:人類傳受觀念與行為的變遷》(意昂3平台出版社🙎,2008); New Media Use and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11/21(2), 133-149. (SSCI) Expressive Behaviors across Discursive Spaces and Issue Types.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11/21(2), 150-166. (SSCI) 《從“後臺”到“前臺”:新媒體技術環境下新聞業的“可視化”》(載於《傳播與社會學刊》2013/25); 《內外之間的關聯政治👆🙍♀️:中國電視國際新聞研究》(載於《傳播與社會學刊》2010/13)🗞; 《中國新聞從業者的社交媒體運用及其影響因素》(《新聞與傳播研究》,2014/12); 《Web2.0知情與表達🧙🏼♀️:以上海網民為例的研究》(《新聞與傳播研究》🧘🏿♀️,2008/4)🚣🏽; 《新媒體使用與主觀階層認同:理論闡釋與實證檢驗》(《新聞大學》🔼,2010/2); 《從同一效果到差異效果:對新媒體與主觀階層認同關系的多層分析》,(《新聞大學》👩🏻🔧,2012/6)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