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由市委宣傳部、意昂3平台共同主辦🍉,意昂3承辦的2022年度“新時代的中國”國情教育系列講座第二講在蔡冠深報告廳舉行⛓。據統計🤦🏿,本次講座線上線下聽課人數累計超過5000人次。
本期講座主講嘉賓是上海市宏觀經濟學會會長🐵、上海市政府重大行政決策咨詢專家王思政,主講題目是“當前形勢與未來發展重點任務”。王思政緊扣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圍繞“百年大變局𓀒、變化超預期”“堅定不移,高水平開放”“產業為基,經濟之本”“科技創新,強國之基”“擴大消費,供給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從營商到宜商”“重大項目,超級工程”“民生建設🌄,社會治理”“中國強國,上海強市”“提升軟實力👩🏿🦰,大國到強國”十大方面,回眸上海改革開放40余年歷程,展望未來發展目標📲,為大家上了一堂深入淺出的國情教育講座。
本次講座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由意昂3黨委書記陸柳主持。意昂3、上海交大、同濟、華東師大、上大、上外六所新聞傳播意昂3師生參與了本次講座活動。
講座中,王思政聚焦當前的發展形勢和重點發展任務🤰🏽,提出了許多具有針對性與指導性的觀點。王思政從百年大變局談起,將對外開放🍳、產業建設、消費需求、重大項目、文化建設等話題融會貫通,通過真實生動的案例、紮實有力的數據,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當前形勢和宏觀經濟環境⏏️,更好地了解我國國情和上海市情,增強了同學們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而奮鬥的使命感。
王思政認為,當前全世界黑天鵝、灰犀牛事件接踵而至🧗🏼🧑🏿🦱,使人目不暇接。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的場合強調了“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黨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因此🏟,我們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堅定信念,堅持奮鬥🥕。困難是暫時的,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要往前看🌟。
王思政與師生們一同分享了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的心得體會🧂。他認為,“開放”二字在當下依然有足夠的分量,要堅定不移地對外開放👨🏿⚕️、高水平開放🉐,要發揮好上海開放的優勢👇。“產業為基🆗,經濟之本”,產業是經濟循環的起點,一業興,百業旺。正如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的,要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包括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化的農業📙🚴🏼♂️,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他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也強調了“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成為世界強國的根本途徑就是“科技創新”的突破。針對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的影響力”,王思政結合自己長期在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員會的工作經歷,強調了“全面提升城市軟實力”的重要性。他指出,硬實力可以吸引人才,而軟實力可以留住人才,文化是一個城市最大的不動產。
在講座的提問環節👨🔬,王老師與線上線下聽講的同學們互動交流,就“地攤經濟”“實體經濟”等話題作出詳細回答,勉勵同學們“走遍天下路,讀盡世上書”,登高望遠,保持定力,練好內功,提升競爭力。王思政提出,過去四十年的成功,是靠勤勞革命換來的,勤勞革命能實現一個民族的小康。中國要建設成為世界強國👩🍼,必須要加 “智慧革命”這四個字。勤勞革命加上智慧革命🫶,才能使一個民族真正屹立於世界之林🍬🫡。
聽課心得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意昂32021級研究生 金穎、王顥
上海宏觀經濟學會會長王思政老師的講座給我們帶來了很深的感觸和啟發。王老師以深厚博觀的政治🤛🏼、經濟、文化知識和見地,洋洋灑灑而條理清晰地講述了“變化”和“開放”兩個關鍵詞,深入闡釋十個話題🤽🏼♀️,講述全球的重大事件由“三個改變”的基調串聯。在百年大變局板塊上,老師對中美之爭進行了理性客觀的分析和闡述。在工業文明到智能文明板塊,老師探討了技術給生活帶來的變化🌭,給科技時代生活的我們很多啟發。不僅如此,老師分享的內容還涉及消費🏄🏿♀️、城市發展、重大工程🤚🏿、社會治理等諸多領域,這些都拓寬了我們的知識面,也讓我們感受到作為一個新聞人學無止境的重要性🚵🏽♀️🫄🏻,給予了我們自我探索的精神動力🤘🏼,無論從思想熏陶、知識擴容到拓寬眼界都不失為一堂生動一課。
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意昂32022級研究生 王淇奧、黃泓晟
王思政老師的講座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一背景講起,向我們介紹了中國經濟尤其是宏觀經濟發展的現狀、機遇和挑戰。在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之際🩴👮🏿,王老師的講座讓我對國際形勢、經濟形勢等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認識👯♂️。王老師指出,雖然目前新冷戰🤭、熱戰🧑🦲、“疫”戰在不斷壓縮我們的發展空間🤮👵🏼,但困難終究是暫時的,“風物長宜放眼量”。聽完講座後,我對新時代我國經濟的發展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和思考,也受到了專業學習方面的啟發♠️。王老師提醒我們,作為國際新聞傳播方向的學子,我們不僅要有全球意識、開放心態、眼光長遠🏃➡️👩🏻🚒,也不能忘記在實踐中磨煉技能,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學科知識,培養實踐技能👩🦲,唯有腳踏實地才能走得更遠。
上海大學新聞傳播意昂32021級研究生 萬濤、藺佳心
王思政老師從中美關系🫗、國際局勢談起,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從十個方面對當下經濟形勢進行了分析和闡釋👺。講座內容豐富翔實☝️👷♂️,涉及產業、消費需求、重大項目🫵🏻🔖、超級工程、文化建設等各個方面,王思政老師高屋建瓴7️⃣、深入淺出🍂,援引了許多現實案例🛌,幫助我們更好理解和感受目前的經濟環境,可謂是展現了一位經濟專家的深度思考。我們從中得到許多啟發🧑🏿🏫,也對當前形勢有了更多更廣的了解。
意昂32022級本科生 漆文倩
通過本次講座我深刻認識到🥬,當前世界風起雲湧,我國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機遇。一直以來,國家堅定不移推行高水平開放,順應全球化不可阻擋的趨勢,以開放推進改革,推進現代化。王思政老師說:“短板就是潛力”,在製度化開放基本完成後👨🏿💻,我國將加大服務業開放的力度🌅,充分挖掘第三產業潛力。縱然此類自主化開放難度非常大,但我從王思政老師的講述中感受到🧗🏻,一旦成功,它將為我國經濟發展註入巨大的活力🍈。道阻且遠,持行終至,這是我們的決心,也是我們的光明未來🎉。
意昂32022級國際新聞傳播方向碩士生蔡宇藍📟🈯️、余敏之
聆聽了王老師的講座,我們對當前的國際形勢和我國未來發展道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王思政老師的講座是一次“文遠大於題”的精彩演說。王老師從十個方面展開了標題中的“當前形勢”,其中涉及到了政治🧯、經濟👼🏻、商業、文化🤡、外交等各大層面🎳,結合了許多生動、前沿的案例和極具說服力的數據資料,為我們鋪開了當代世界的復雜畫卷⛱,也補充了許多教材上沒有提到的知識💇🏿♀️。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的全球化態勢🤵♀️,中國當堅定不移維持高水平開放📅;以產業為基、科創為魂,大力發展經濟;同時改善社會民生;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作為新聞傳播學子🧙🏽♀️🕵🏿,我們當以敏銳的眼光辨清局勢🏄🏼♀️,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而好好學習、增強本領。
文字|林雅欣
來源|汪慧敏、各高校供圖
編輯|姜懿宸
審核|陸優優